14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抗战,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的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讲抗战历史,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湖南。
9月3日下午,“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湖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座谈会在长沙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沈晓明出席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省委副书记、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出席。
座谈会规格很高,参会人员代表性强、范围广,不仅有在职省领导、部分正省级老同志,还有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抗战烈士亲属代表,国民党抗日老兵代表,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省会各界群众代表。
参加会议的观潮君注意到,现场来了四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分别是:99岁的张庆功,99岁的许佩云,101岁的梁中夫,98岁的周光元。
三位国民党抗日老兵代表,分别是:98岁的房可吉,99岁的唐尧风,100岁的郑一宽。
张庆功在座谈会上发了言,快100岁的他,精神很好,中气很足。
他一家6口被日本鬼子杀害。1942年2月,未满16岁的他,带着国仇家恨,在山西参加了八路军。
张庆功上午参军,下午就上了战场。
1944年,在一次突围战中,他的小腿被子弹击中,在老乡家养伤。
7天后,他刚能下地,就跟着部队走了。后来在解放战争中随部队南下。
“经历了战争的人,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张庆功在发言中说,希望全体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记抗战这段历史,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努力奋斗。
座谈会上,沈晓明指出,湖南是全国抗战的关键战略支撑点和重要战略后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地,英勇的湖南人民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为抗战胜利和伟大抗战精神的熔铸作出了巨大牺牲与重要贡献,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湖南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如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沈晓明强调了四点:
● 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 要始终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 要始终勇于自我革命,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
湖南是全国抗战的关键战略支撑点。
抗战中,湖南承担了正面战场22次重大战役中的6次大会战,歼灭敌军超过20万人,有30余万抗日将士在湖南这片土地上血洒疆场。
湖南作为抗战的中坚战场,牵制日军主力近6年。
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共湖南地方组织坚定促成和维护省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掀起蓬勃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湖南及湘鄂赣、湘赣、湘粤赣和湘南红军游击队改编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斗争,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促进了抗日正面作战的胜利。
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这既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第一次获得空前胜利的战役,又是当时整个同盟国战场唯一取胜的战役。
网上甚至有一种说法,长沙保卫战是整个抗日战争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当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广州沦陷,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一路狂飙,当我们几乎陷入亡国灭种之危时,湖南成为了侵略者无法向前的屏障。
连日军都不得不发出“欲灭华夏、先平湖南”的感叹。
湖南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后方。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南肩负着支援全国兵源、人力、财力、物力和战略撤退中转的重任。
比如,加速修通省内主要公路干线,完成粤汉、湘黔、湘桂三大铁路在湖南的接轨,相继建成衡阳、芷江机场,成为连接中国大西南和抗战前线的交通枢纽。
又比如,湖南加强战略物资的开发保障和兵源输送,抗战期间,为全国输送了15%的兵员、12%的粮食。
1937年至1945年间,湖南累计输送兵员210万人,位居全国第二;当时湖南只有3000万人,平均15个湖南人就有1人参军,参军人数比例居全国第一。
湖南百姓踊跃承担战场救护、军需转运与情报侦察等辅助任务,规模空前,在历次大会战中直接支援前线的民众累计达100多万人。
湖南是抗战胜利的历史见证地。
全面抗战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1945年8月21日,中日两国代表在湖南芷江洽谈日本投降事宜,日本代表不但签署投降备忘录,并交出了在华日军兵力部署图,芷江也因此成为中国战区的第一个受降地。
80年前,雪峰山下的这座小城,不仅见证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洗刷之地。
而在湖南,中国抗战走向胜利进程的历史“亲历者”,不只有芷江。
目前湖南已有1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 长沙天心阁抗战纪念设施
● 岳麓山忠烈祠
●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位于长沙岳麓区岳王亭路)
● 岳阳市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 抗日战争湘西会战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怀化市溆浦县)
●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
●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和纪念馆(位于益阳市南县)
● 衡阳抗战纪念城
● 南岳忠烈祠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
军事科学院原战略部研究员陈宇就指出,面对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与反复的焦土政策,湖南军民展现出远超寻常的顽强抵抗意志,湖南战场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最为闪耀的试金石与重要铸造地之一。
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热血的历史时,湖南人更应思考,要如何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湖南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弥新。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
每个湖南人只有铭记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脚下这片土地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观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