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思岛米思岛米思岛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案 > 评论观点

芙蓉国评论丨有一种幸福叫“长者食堂”

评论观点 加入收藏夹

  民以食为天。近期,永州城乡一家家“长者食堂”(也称老年食堂、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众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由原来“吃饭难”的困扰转变为“吃得好”的幸福,更为他们搭建了邻里交流、守望相助的平台,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综合来看,这些受人欢迎的“长者食堂”主要有以下特点。

  食材新鲜,价格亲民。永州的“长者食堂”精心推出了豆腐酿、东安鸡、土豆炒肉等富有本地特色的菜品,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食材当日采购配送,不留隔夜菜,确保新鲜健康。

  操作规范,健康优先。厨房实行明厨亮灶,餐品按要求留样,餐具严格高温消毒。菜品制作遵循“少油、少盐、松软”的标准,让老年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收获健康与安心。

  助餐补贴,普惠长者。食堂实行老年助餐补助制度,为60岁至99岁的老年人按年龄段提供优惠,百岁以上老人则免费用餐。

  多元服务,温暖贴心。“长者食堂”不仅提供助餐,还延伸至居家养老服务,包括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社交等,极大便利了辖区老人生活。

  以道县为例,当地首个村级老年食堂,近日在白芒铺镇徂復村投入运营。该食堂面向全村村民开放,每日提供午、晚餐,每餐收费8元。对特殊群体实施优待: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重度残疾人员,每餐补贴5元;9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助4元;65至89岁老人,每餐补助2元。此外,食堂还提供爱心送餐上门服务,解决行动不便老人的用餐难题。冷水滩区、宁远县、新田县等地,也遵循“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思路,不断探索创新,全面推进。各地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努力实现民生服务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确保老年群体“食”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居家养老,大势所趋。随着各地不断推广“长者食堂”,以“小饭碗”托起“大民生”,发展社区养老事业。我们相信,这些惠民政策一定会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

作者:阳华荣  来源:今日永州

tags:评论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qrcode

联系我们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