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思岛

悦享好时光
misidao.com

《惟有香如故》|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播放列表:

  爱香,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

  香味,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停留表面的感受,更多的,是用气味指明方向。所谓正道,就是千古流芳。于是在古人面前,很多不同类别的名词汇成了一种通感:芬芳、侠骨、馨香、大义、正气、至善、……古人相信,任何选择都会自带气味标签。

  但是,当一种气味与人相联系,它似乎就不再是单纯的物,更多掺杂了人性的矛盾。闻香而识人,不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那些历史中的选择。

  闻香,然后识人

  如果不是再三确认,我很难想到这开篇的镜头,有种凄凉的诡异。在一个个小标题的加持下,突然有种读故事的感觉。

  从杨贵妃、李清照、苏轼与王安石,再到黄庭坚、华佗和曹操,一场呼吸和气息的演义,一抹香,承载一段历史故事,如今回顾往事,再闻其香,似乎已经不在是最初的感触。

  马嵬坡事变,杨贵妃香消玉殒,似乎大众心里都已默认:杨贵妃是红颜祸水。所以在这场政治与权力的游戏中,她背了最大的锅。然而导演却一改视角,从一位乐工的眼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至死都充满遗憾的女子。

  以瑞龙脑香为线索,再现了此词牌名和“香”的出处。只是这位看似深受宠爱的妃子,一生都只能委曲求全,在各个不堪的身份中挣扎。虽处在富贵之位,但命运终究被他人摆布,无奈悲凉。

  杨贵妃的矛盾一生如同她最爱的“瑞龙脑香”。瑞龙脑香提取自热带植物龙脑香树,极尽炎热,却散发出一种寒凉之气,而这种冷香还只能用熏烧才能散发。

  瑞龙脑香清凉但不刻薄,端庄不失缠绵,在“炎凉”的矛盾中吐纳耗尽,最后连一抹灰都不剩。瑞龙脑香仿佛预示了杨贵妃的命运:“要用消失,才能凸显存在”。

  另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才华横溢,但感情生活却受人诟病,似乎人们觉得:李清照就应该是最理想的女性,怎么能再婚!怎么能离婚!这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

  然而一缕梅香,却告诉了我们答案,她以梅自喻。从“却把青梅嗅”到“熏破春梦”,她一生都在追求提取梅花清冷的味道。

  但梅香是一种很难浓缩的香气,想要纯粹,就不能接受任何的杂质。就像李清照执着的那样,“可以磨难,不能苟同”。

  电影般的构图和叙事方式

  在整个纪录片的构图和表达方式上,导演采用了一种电影般的光影和构图。

  我们认识一个人、看清一件事,不再是借助他人之口,而是从历史人物的口中,“亲自”说出来。

  苏轼极力抨击王安石变法,并当庭以沉香苦难相示,一度成为王安石的政敌,被众人打压。十年后,苏轼才意识到变法的可取之处,可政局已扭转,他依旧与众人相背。苏轼总是与当权派“唱反调”,被世人称为“不合时宜”的俊杰。

  而年过花甲的黄庭坚流放在广西时,用甲香开悟罪犯范信中,点化其回归正途。因为这次“香”的开悟点化,让范信中成为了后人口中行侠仗义的侠客。

  一种是沉香,经历苦难才能成为珍品,一种是甲香,只有经过炮制,才能拥有他人所不能及的香气。

  无论是道具、服装还是故事情节,都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安排,自然的融入而不显得突兀。每个细节都经得起考究,所以在观看的时候,我常常忘了:这原来是一部纪录片啊。

  穿越时空,与香共存

  讲历史不难,但如何讲好历史,却不简单。

  导演选取的几位主角都是为大众所熟知的,能让观众走进历史,并享受“香气”,拍摄的心思可谓巧妙。它以“香料”为新奇视角,展开历史故事,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仿佛香气入鼻,恍惚之间我感觉自己,似乎也闻到了那一缕香。

  在讲述华佗和曹操时,一把剑的抽送,恰到好处的停顿,都可以让我们从古至今自由地穿越。我们只知道曹操是枭雄,华佗是神医,却不知在赤壁之战中,还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无论从哪一个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

  “战场没有病人,只有死人”。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杀伐果断,面对士兵在瘟疫中的挣扎,他显得那么无情。可转念一想,军情紧急,箭在弦上,不是他人,我们永远都没办法客观评价。

  这部纪录片没看之前觉得是纪录片,看了之后觉得又是电影故事片,但又穿插着现代讲述人我一时难以将它归类。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纪录片体验,香料是线索,串联了历史中的那些故事,我们在听故事、讲故事,也在逐渐成为故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世事无常,坚守自己的一缕香就好。

作者:阿森(撰文)  来源:哔哩哔哩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惟有香如故》|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